金桔云创

行业资讯
2022.05.31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此外,生猪养殖市场各大利好加持,经历了几个月产能回调,改善了原供给宽松的局面,且国家频繁收储,后期生猪价格重心向上移,六月猪企猪价有望扭亏转盈。

  而据证券时报报道,在养猪持续亏损中,中小规模的养殖场迫于现金流压力不得不退出市场,华东部分地区散养户退出比例达到60%-70%。

  部分地区散户退出率高达70%!猪价再次更新年内高点,

  “守得云开见月明”,猪价连续3个多月深度探底之后,近期猪价连续8周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5月27日全国外三元标猪价格为7.93元/斤,较4月最低价上涨1.88元/斤,涨幅几乎高达30%。猪价上涨除了广东4月13日颁发的禁调政策、情绪带动有关外,还有一大原因生猪去产能已近尾声,目前业类人士普遍对下半年行情看好,认为养殖业有望扭亏转盈。

  产能去化接近尾声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4.24亿头,同比下降0.2%,其中4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万头,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4.3%,已经连续10个月向正常保有量回调。据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博士介绍到,4月生猪存栏量是2020年6月份之后的首次同比下降,意味着生猪的去产能已经接近尾声。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市场补栏如火如荼进行中,市场上部分区域有肥转母、商转母现象。

  据饲料协会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249万吨,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10.8%。其中猪饲料产量963万吨,环比下降4.7%,同比下降15.2%,比去年能繁未恢复前的产量还低,2021年3月猪饲料产量995万吨。饲料需求高位回落,直接印证了生猪供给缩收趋势,五月产能或有望转正。

  部分养殖已开始盈利

  据钢联数据显示第20周自繁自养周均亏损112.27元/头,较上周亏损缩小60.72元/头。5个月前外购仔猪的已经开始盈利了,每头盈利3.68元,终结了连续几个月的亏损。主要是因为现商品猪价格不断攀升,近两个月涨幅巨大,不少市场已经突破成本线以上,开始盈利,例如广东受禁调影响,价格已遥遥领先,5.27日外三元标猪均价9.20元/斤,部分屠宰结算价突破10元/斤,山东、江苏、福建等地紧随其后,外三元标猪价格突破8元/斤。

  现生猪养殖市场各大利好加持,经历了几个月产能回调,改善了原供给宽松的局面,且国家频繁收储,后期生猪价格重心向上移,六月猪企猪价有望扭亏转盈。

  散户大量出局,局地退出比例高达70%

  这一轮最强猪周期,何时能反转?市场陷入分歧:乐观派认为,国内生猪价格4月以来显著回温,部分养殖类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有所体现,周期拐点即将来临;谨慎派则表示,粮食价格推高养殖成本,产能去化尚未完成,供应充裕叠加需求疲弱,生猪企业大幅亏损的局面会持续,行业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磨底期。

  双方也存在共识,生猪养殖是周期属性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经历大起大落后,开启新一轮循环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在等待猪周期反转。

  中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散户,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力薄弱,掌握信息不全面,防疫水平较低,很难扛过一轮完整的猪周期。生猪养殖散户的优势在于“船小好掉头”,在每一轮周期低谷震荡过程中,可以快速反应,实现自我淘汰,或者认亏出场。等待新一轮猪周期上行方向确认,养殖散户又会快速加入,追赶行情。

  因此,生猪养殖散户是否完成产能去化,可以作为猪周期是否处于底部的判断依据之一。

  河南新乡原阳县的养殖户李华(化名)仍在坚持,但情绪已然不高。“这两年猪价一直不好,赔了不少钱,现在也就随便喂喂。”对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提到的猪价回暖话题,李华不以为然,“去年也涨过一波,但没过多久就又跌下去了,横竖也都是赔的。现在这个情况,就是价格涨了也没人愿意养猪。”

  2020年高峰期,李华这个并不大的小养殖场内育肥着四五百头生猪,彼时猪价逼近20元/斤,头均盈利有两千多元。而当下,肥猪仅剩几十头,可供后续繁衍增产的母猪不足10头,养殖场显得空荡了很多。

  周边十里八乡,像李华这般大幅降低养殖规模,甚至弃养的养殖户不在少数。李华说,目前本村养的生猪总数不超过300头,上波高价期新进的养殖户去年就不干了,仅有个别老养殖户还养了几头维持。

  维持的办法是“穷喂”,尽量降低高企的养殖成本。“这两年玉米、豆粕价格越来越高,猪又卖不上价。”趁着五一假期前的一波小涨行情,李华又急忙卖出家里的3头肥猪。“现在都不敢养太大,200斤左右能卖就卖,喂猪成本太高,养越大越赔钱。”李华说。

  为了节省成本,李华喂养的猪料早已不敢使用营养更为均衡丰沛的饲料,豆粕价格上涨后,菜粕等相对便宜的替代料也都用上了。即便如此,养殖散户的资金压力依然较大,“只能用穷喂法”。

  李华已经瞄上了其它门路,近期她的微信朋友圈都是关于茶业、养生品的广告,和以往主要为猪市信息的情况已经大有不同。

  让众多中小养殖户选择去产能的原因,除了成本高企、价格低迷因素外,还有难以提防的非洲猪瘟。即便经常冲洗,散户们的养殖环境也会有明显异味,与规模企业严格防疫下的猪场有天壤之别,这是散户更容易受到非洲猪瘟冲击的主要原因。

  “这个病(非洲猪瘟)没药可治,也防不住,猪一旦感染就不能要了,之前的投入也都得打水漂。”李华感慨,去年11月份以来,自家就有数十头猪因为非瘟死亡,周边养殖户也都随时面临疫情侵袭,束手无策。

  “养猪持续亏损,中小规模的养殖场迫于现金流压力不得不退出市场,华东部分地区散养户退出比例达到60%-70%。”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每轮猪周期都是行业洗牌,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正逐步显现。

  5月26日,扬翔股份副总裁、服务养猪事业部总裁高远飞发文,表达了对养猪行业亏损的一点看法:

1.jpg


规模效应逐渐强化 生猪养殖集约化渐成趋势


  【导语】规模企业出栏量不断增加,产能集中度提升也较为明显,猪价与规模企业出栏量联动效应不断增强,屠宰企业收购比例也逐渐由散户向规模企业转变,规模效应逐渐强化,生猪养殖集约化渐成趋势。
 
  4月后猪价五次上涨均与企业出栏量缩减有关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4月份后猪价6次跌后反弹中有5次均与规模企业出栏量缩减有关。其中,4月17日样本企业出栏量缩减3000头左右,仅3天时间猪价涨幅达13.43%,是五次猪价上涨幅度中最大的一次。4月24日出栏量缩减6000头左右,2天时间猪价涨幅达7.98%;第三、四、五次出栏量减少偏小,且猪价涨至相对高位,受终端需求牵制,猪价变动幅度收窄,涨幅均在7%以下。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2)
 
  一般情况,出栏量与猪价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出栏主体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所形成的头部效应,成为影响当前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以山东为例,样本企业出栏数量对猪价影响程度较强,主要源于企业的规模效应带动。企业单日出栏量较大,覆盖范围较广,走货渠道较多,其出栏动作亦会使得散户有跟风操作,规模企业联动散户致使市场供应量发生不同程度转变,从而导致猪价变动。
 
  屠企猪源收购渠道由散户逐步向规模企业转变
 
  目前市场散户猪源亦有限,屠宰企业收购猪源比例发生一定转变,部分屠企尤其是北方地区对企业猪源依赖程度较高,进一步加深规模效应。仍以山东为例,作为全国生猪屠宰大省,屠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山东宰量前列的企业散户猪源收购比例均不同程度的缩减,部分企业缩减高达20%。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3)
 
  另外,从规模化程度较高的河南区域的变化也能够进一步得到验证。2021年河南大型屠宰企业收购猪源中,牧原及中小规模场比例为80%,散户占比20%;而到了2022年,大型屠宰企业收购比例几乎全部来自于牧原及中小规模场,散户猪源比例接近于0。
 
  另外,河北地区大型屠宰企业散户猪源收购比例也存在类似变化,由50%以上亦缩减为20%-30%,同时上游养殖企业不断向下延伸产业链,部分同体系屠宰企业如千喜鹤、牧原等多数收内部猪源,更是进一步降低了散户猪源占比。
 
  即使如东北散户较多的地区,其猪源比例近两年也呈现出相应改变。根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东北地区屠宰企业90%猪源均来自散户,而2022年散户猪源占比仅有60%-80%。
 
  2022年屠宰收购渠道变化更为明显,散户猪源占比均不同程度减少。一方面是散户猪体型较差,且出肉率不高,控食等标准不同,屠宰企业收购意愿降低。另一方面源于本轮猪周期亏损时间近9个月时间,散户承担风险能力有限,且受资金限制,退市操作居多,散户猪源占比减少,且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不断增加,屠宰企业对规模企业依赖程度提高。
 
  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不断增加,集中化程度不断提升
 
  根据图2所示,生猪出栏量不断增加,仅2019年因受非洲猪瘟影响,出栏量略有减少,2021年生猪出栏量增幅较大,同比涨幅高达70.22%。十大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占比由2017年的5.10%持续增加至2022年的14.62%,规模企业出栏量占比持续增加。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4)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通过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能够看到,十大养殖企业2022年1-4月份生猪出栏量多数高于2021年,其中牧原同比增幅超100%,4个月时间出栏量突破1000万头。随着猪价触底反弹,规模企业利用其资金、资源等优势条件扩大产能,多数企业自留+外采并举,实现逆势扩张,现阶段部分省份规模企业集中度超60%,集中化程度不断提升。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5)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规模企业产能扩张明显,集约化发渐成趋势
 
  随着生猪养殖门槛的逐渐提高,养殖规模效益的逐渐显现,散户比例或将继续减少。规模企业出栏量如今处于高速成长状态,多数企业“内生+外延”扩张产能;同时生猪作为民生相关商品,保障其生产能力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生猪集约化生产也得到了更多财政政策及金融层面支持,未来行业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渐渐形成。

生猪屠宰企业“夹缝中生存” 处境艰难

  【导语】进入五月份全国为三元生猪价格和白条价格均震荡上行,截至上周五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5.69元/公斤,较四月底上调1.22元/公斤,涨幅8.36%。白条均价19.97元/公斤,较四月底上调0.88元/公斤,涨幅4.61%。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6)
 
  对比来看,白条价格涨势不及毛猪,且涨价速度不快。屠宰企业处境艰难,毛猪价格持续走高,成本增加,而终端需求较弱,白条烂市,涨价滞缓,压力倍增。现阶段大部分屠宰企业可谓是夹缝中生存,处境十分艰难。
 
2022年5月3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图7)
 
  具体分析,首先高成本压力下,大部分屠宰企业仍属于持续亏损阶段,据Mysteel农产品了解上周屠宰加工毛利润亏损121.02元/头,较上周下跌9.49元/头。周内终端需求对高价白条肉仍有所抵触,白条肉价涨速不及生猪涨速,毛白价差缩小,使之屠宰毛利亏损微加。统观整个1-5月份,屠宰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从四月中下旬毛猪价格走强开始,亏损程度不断加剧。
 
  其次需求方面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酒店、餐饮、旅游、食堂等集中性需求减少,白条销量差是普遍现象,加之北京及江浙沪等主销区部分批发市场封控,白条上货量偏少,虽然偶尔有短暂集中性备货需求,但行情低迷难改,据了解同比白条销量平均仍减少3成左右,因此白条价格多跟随毛猪价格被动上涨为主,屠宰企业利润难言乐观。
 

422(第五批)

成交量0,起拍价21950,折算毛猪价格7.00元/斤左右

429(第六批)

成交量0.18万吨,起拍价22910,折算毛猪价格7.35元/斤左右

513(第七批)

成交量0.45万吨,起拍价24090,折算毛猪价格7.77元/斤左右

520(第八批)

成交量0.03万吨,起拍价24380,折算毛猪价格7.88元/斤左右

 
  第三,资金压力较大,政策性利好难以显现。国家连续性收储,直接拉动号肉需求,常理来看,对屠宰企业利好明显。但从近一个月的成交情况来看,屠宰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均流拍,究其根本原因,长期深亏的大背景下,屠宰企业资金状况差,难以承受大的资金风险,因此对收储的提前垫资、交付规则等接受程度差,加之对未来行情看好,强预期之下,目前的收储对于屠宰企业而言显得“鸡肋”。对比政策的不断加码带来的毛猪价格走高,养殖端逐渐扭亏为盈,境遇好转,屠宰企业所承受的成本资金压力却越来越大。
 
  此外,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更加突出也是制约屠宰企业境遇好转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作为买方和卖方的养殖端和屠宰端成本和利润本身就存在对立,养殖端的高利润对应的自然是屠宰端的高成本。此外屠宰企业之间同样“厮杀”不断,随着屠宰产能的不断增加,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下游终端需求却趋于饱和,因此不断加剧的“内耗”也另屠宰企业苦不堪言。
 
  现阶段毛猪价格的快速拉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需求偏弱导致的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乏力、资金压力下政策利好难以显现、行业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短期内屠宰企业或继续夹缝中生存,处境十分艰难。长远来看,毛猪价格的走高,为白条价格的上涨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旺季需求增加,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影响减弱,行业经过此番的优胜劣汰,产能优化升级,屠宰企业迟早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

来源:综合报道